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天津市近郊小城镇发展模式与实例分析——新都市主义原则指导下的新市镇建设

严建伟 姚爽 (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 

 【摘要】 城市的郊区化发展,是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这是城市工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市民环境意识增强等综合因素的结果。本文综述在新都市主义原则指导下新城镇建设的基本理论,以华明镇为例浅析“明华模式”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以人口向城市集聚为主要特征。但随着高速公路等区域基础建设设施的逐步完善,一些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和地区也呈现了中心城市居民向郊外迁移的扩散现象。这种向周边地区蔓延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使人们摆脱了一些原有的城市病,但若任其以无节制的状态发展下去,将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阻碍健康的城市形态发展。
 下面对国内流行的城市近郊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与规划策略进行综述。

一、新都市主义的基本理念 


 20 世纪 80 年代,在西方建筑界出现了新都市主义的浪潮,其宗旨是重新定义城市,探索住宅的意义和形式,创造出新一代的城市和住宅。新都市主义的精髓就是让都市文明与自然属性和谐共存,充分发挥城市的基本作用,充分顾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一下几个基本理念:

1. 明确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 新都市主义坚持城市要紧凑发展的原则,认为城市应该拥有多种交通运转系统:首先应该有限制地使用小汽车,其次要有大运量的、快速的、节约能源消耗的公共交通系统,而且更要有无须消耗能源的、宜人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等,以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并且各交通系统之间必须要有便捷的衔接和转换,共同构成有机的、便捷的交通网络,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

 2.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新社区 新都市主义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通过调整环境中的物质因素来加强人们的社会交流,从而强化社区居民的相互联系、认同感和安全感。形成了市民认可的、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并且促使居民形成对保持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发展与进步所必需的责任感。

3. 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新都市主义认为,城市规模主要受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否则将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活力的丧失和城市生态压力的急剧增大,最终导致整个地区的衰退。尊重自然的原则体现在城市和郊区的关系以及城镇体系结构的构想上。新都市主义把区域中的城市和郊区及其自然环境看作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有机体,城市既要注重内部的更新、完善和有机组织,又要保持与郊区农田、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

4. 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性 城市规划不是政府或设计师单独的工作,而应是经由公众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城市发展的重要事业,公众参与是政府决策的重要步骤,并应贯穿在城市规划的全过程中。

二、规划策略 


 在中国的郊区开发中,我们应该充分吸收新都市主义的理念,规划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新都市主义社区。

1. TOD模式
TOD是以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提倡建立区域性的公交系统,引导城市和郊区沿大型公共交通的路线进行集约式发展,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TOD 模式强调多功能的空间交互,即中等或高密度的居住区配合以公共设施、工作场所、商业零售与服务,以混合发展的方式集中在区域大型公交系统的主要节点上。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追求多功能的设计和设施的高效利用,使其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多元化、多样性的追求。
TOD的实施能给都市的发展带来秩序,它鼓励在现有开发用地上的填充和重新利用,反对沿着高速公路随意开发,强调社区发展与公交系统的关联。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防止城市“摊大饼”式的无节制的扩展与蔓延。城市郊区化也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TND模式
TND模式即“传统邻里开发”模式 ,“新都市主义”认为邻里、分区和走廊是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TND模式强调社区的紧凑度,强调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通过适度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开发成本和“浓缩”税源。通过精心规划道路系统,合理布置低层和高层住宅,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特征的前提下实现居住高密度,实行紧凑型开发。

3. 复合土地使用功能
 城市新区要有高密度和混合的功能,需要良好的交通可达性以促进社区活力。土地功能的复合使城市空间具有了多样性和舒适性,也是城市空间活力的来源。复合土地理论将居住区、工作单位、商业活动等集中地融入邻里和地区的生活中,相互联系的街道网络应当成为完整的步行区。
 但现在的我国城市规划的功能布局往往是对城市用地的简单机械划分,功能设置盲目、单一,阻碍城市健康发展。某些集中设置的功能区忽视了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带来市民生活不便和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例如如果开发商只注重于小区住宅的开发,郊区的发展容易变成中心城区的“卧城”。如果在连片开发中,不仅仅注重于单体建筑、小区的开发,而是要综合开发住宅、办公楼、公共建筑、基础配套设施等,才能实现开发区的土地使用多样化,促进健康的近郊发展。新都市主义支持高度整合发展战略,需要一种比房地现行框架所能提供的更具整体性的社区构建理论。

 4. 有边界的开发模式
 新都市主义宪章明确提出:“大都市区域是指有明确位置的地区,其地理上的边界为地形地貌、分水岭、海岸线、区域公园和河床,大都市区域由城市、城镇和乡村多个中心组成,每个地区都有明确的中心和边界。”城市发展边界是城市规划的首要方面。
 无序、蔓延式的发展模式已经在北美的开发中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中国的郊区开发中同样需要注意发展边界问题,一个邻里区域具有一定的边界能够使居民产生社区归属感和社会交互作用感。 

5. 可持续农业社区模式
 中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的关键性阶段,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然是投资盖房、大拆大建的粗放式建设现状,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与农民耕地的大量流失。可持续农业社区设计是对急速城镇化过程的深刻反思,只有积极探索其可持续内涵,才能避免再走投资建设的老路,片面注重经济效益。

 三、新都市主义指导下的新市镇建设实例分析—华明镇小城镇建设 


1. “华明模式”的提出
 农城化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工作的重点之一,在目前中国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唯有创新机制,才能跨越发展。天津市政府为了加快全市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结合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承包责任制不变,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以宅基地换房”新思维。
 所谓“以宅基地换房”,就是按照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原则,高水平规划建设富有特色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小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的一套住房,迁入小城镇居住。原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复耕,而节约下来的土地整合后再“招”、“拍”、“挂”出售,用于土地收益弥补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
以宅基地换房创造了一种使广大农村地区加快实现城市化的新模式,创造了实现农城集体土地重新整合建设用地流转和集约利用的新途径,创造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存量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的新思路,能够促进现有村庄建设用地向城镇集中,加速实施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符合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有效解决了城市扩张与近郊经济发展的矛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 生态和地域感
 生态城市以人与自然的动态协调发展为本,以高度的生态文明为特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走生态化道路是华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规划中:充分保护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精心安排城镇绿地;住区实现生态化;积极使用生态能源并发展生态农业,以达到城镇和谐、高效、持续、整体、区域性发展的目标。

3.精明的华明
 根据国际通行的TOD经验,发展以大众运输为导向的华明都市成长带,使之成为精致的高活力城区,使市民容易得到工作、购物、娱乐和各种服务的机会。

4.新都市主义
华明镇以邻里为基本建设地块,半径不超过 400m,使大多数房屋处在街区公园 3 分钟步行范围内,距公共空间 5 分钟步行距离;采用联结点很多的街道网络划分邻里,可提供不同的交通路线来缓解交通堵塞,同时通过频繁的停车控制车速;强调邻里间的活动平衡,包括居住、购物、工作、上学和娱乐休闲;优先考虑公共空间;优先考虑公共建筑位置。

5.华明模式的局限性
 华明模式体现了小城镇精明发展的理念,对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城镇建设均有一定参考性。但华明模式的成功是基于一定的经济、社会背景的,在面对新形势、新地区时又会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华明模式的成功背景之一是05年不断膨胀的房地产市场。在通货膨胀,不动产保值的刺激下,当地的村民也自愿放弃了继续耕种的生活方式,搬出了宅基地,搬入了集中建设的住宅小区。但各地小城镇发展水平不一,很多城镇无法摆脱对农业的依赖,若在这些地域实行“宅基地换房”是不具备群众基础的。

四、我国在城市郊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总体规划上,对村镇关注不足,衔接不畅。
 在规划上,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规划一般只延伸到乡镇一级,涉及村庄的内容较弱甚至缺失,缺乏对全市农村地区的系统性考虑;在管理上,涉及农村地区管理的相关部门协调不够,各项设施的建设缺乏衔接,存在重复建设和分散投资的现象;在建设上,农村居民点过于分散,规模太小,不利于公共服务等各种配套设施的配置与运营。

2. 冲击传统乡村结构,缺乏村落精神。
 当今社会,农业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伴随着城市化的道路扩展到农村的广大腹地,现代化所到之处,古朴的田园风貌,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都遭到破坏,村落正在失去其应有的特色并导致与多人家园感的丧失。所以在我们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应更加注重探寻传统村落精神,营造和谐的村落氛围和适宜于公共活动的外部空间,形成紧密的邻里关系,建设基于现代场所感和社会关系的新型村落。

3. 空间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滞后。
 中国居住郊区化尚处在初级阶段,由于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成熟经验指导,居住空间向郊区的扩展表现为无序与盲目。大部分城郊住区以单一的居住功能为主,缺乏与工业区的有机结合,导致大量居民上下班的往返交通缺乏。郊区的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完善,缺乏方便快捷的城乡运输系统,不能满足长距离快速便捷的出行要求。许多大城市郊区的新建居住小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幼儿园、小学、中学校舍不够,卫生设施不足,文化设施少,不能满足需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

 4. 经济模式驱动发展占主导,忽视生态模式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通过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来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机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一人类理想。现阶段中国城镇化进程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却出现了城乡差距加大的现实问题,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为国家即将启动的“十二五”规划遗留了不少难题,例如大量耕地流失,失地农民就业,生态承载力有限等问题。只有积极探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避免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与环境效益的片面城镇化。

 5.不健全的征地制度带来的农民安置问题
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大批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城市、脱离农业进入工业是一种普遍的必然的现象。但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以“公共利益”之名,低价征之于民,高价卖之于商,政府可以获得垄断利益,并长久形成制度租金,激化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农民的安置多采用的是一次性的货币支付,而对于失地农民的安置于再就业问题缺乏考虑。再加之城乡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农民缺乏基本的保险制度,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安置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促进失地农民生产性就业。同时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保障措施,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五、总结 


郊区化在中国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迅速。旧城改造、城市更新都不可能使这些增加的人口在市区得到安置。从长远来看,居住郊区化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居住郊区化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城市人口可持续增长、城市环境质量可持续改善的重要保障。因此,可以说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郊区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中国的城市郊区化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任重而道远。 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过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发挥后发优势,避免发达国家犯过的错误,让城市的发展摆脱无序的、混乱的状态,而走向规则的、合理的新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辰,中国城市郊区化发展方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7(5)
[2]. 李长虹,可持续农业社区设计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12(6) [3]. 谢水木,马晓萱,王亚男,天津城乡统筹规划的思路与实践:城市规划,2013(1)
[4]. 王震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的趋势与对策:城市管理,2005(5)
[5]. 孟祥林,城市郊区化模式比较与中国的选择:城市问题,2006(5)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