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探索雲林縣鄉村住宅之新建構模式 --高齡者共生 共助住宅社區--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教授
曾思瑜

關鍵字:活躍老化(active aging)、活動生活化、共生融合‧互助‧協働社區、無障礙‧友善環境、安全、生態‧健康‧環保

一、前言--找尋與故鄉土地的連結

    人在年齡逐漸增長的過程中都會開始找尋與故鄉土地的情感連結和對大自然的嚮往,特別在遠距數位科技及無線網絡發達的現代社會,改變生活型態讓許多事物變成可能,對照都市追求經濟成長、過度分工及效率優先的緊湊生活步調,回歸鄉村樂活‧慢活‧人情味的生活是另一種選擇。

    高齡少子化的台灣農村,年輕人口外流是台灣鄉鎮地區普遍的現象。當農村的價值逐漸提升,為了能吸引城市人下鄉為人口老化的農村注入新生命新量能,我們必須開始找尋農村有哪些資源與潛力可以重新開發、整合或創造?又能提供哪些新型態的居住空間方能滿足從都市回流退休人士的生活品質與需求?

機構式照護生活品質的反省
    長期以來我國的老人安養護機構被詬病存在著「非人性化、管理效率優先的生活空間、封閉的生活型態,被排除與隔離於社會生活之外」的問題點,機構生活與環境普遍有「大規模」、「集體化」、「制式化」、「冷漠單調沒變化」,並與「社區生活隔離」等現象。因此機構中出現了許多因應團體生活而來的空間和建築型態,導致老人居家生活空間被拆離、產生缺乏親切尺度的空間,造成個人私密性、個人化選擇性的喪失(陳樂屏,1988)。另外,機構遠離生活圈、交通不便子女探望不易;機構過於獨立與封閉,使老人與社會接觸減少(李婉容,1997)等。
    因此尋找結合鄉鎮資源與自然資源,創造健康、安全、與多元豐富的退休生活,且考量符合高齡者身心機能老化的硬體居住空間及提供軟體照護支援機制的新形態高齡者居住樣式是未來設計的重要挑戰。

高齡者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
    狹義的健康定義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從1948年以來,未曾修訂過的定義:健康不僅爲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故廣義的健康定義應從「身體」的健康提昇到「身、心、靈」的健康。

社區人際關係的薄弱化—強化人與人連結和互動的重要性
    現代社會手機、E-mail、twitter或 facebook等情報非常多元展開,所謂非對面式的情報媒介型交流(Communication)急速地展開。但人與人之間並不是只透過情報資訊等(非對面式溝通)來與朋友保持連結,也藉由一起共同參與甚麼事的過程中來得到彼此之間的「共同連結」與「幸福感」。故積極推動真實的人(Real)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與連結(所謂面對面具体的交流)有其重要性。
   住宅、社區、生活環境除了基本生理需求及「安全、安心」的,藉由各種休閒、娛樂、藝術文化活動的參與,人與人集聚在一起交流互動、交換經驗,創造彼此之間的情感連結,豐富精神生活。

二、對農村地區高齡者住宅的願景(Vision)

1.各住戶空間
  鼓勵獨立自主(independent):無障礙‧友善環境、安全‧安心
   →住戶內部空間平坦無障礙、全齡通用設計(age-free)
   老化不必然代表高齡者自我照護能力的喪失,應從積極老化及活躍老化(active aging)的觀點出發,強化長者自主照護能力,讓老化不再是一個衰敗的過程,反而是一種生命能量的累積。
2.公共‧共用空間:共同廚房、餐廳、多功能活動空間
  活躍老化(active aging)→自我實踐(self- fulfilment)
  社會連結與參與(participation) →融合‧互助‧協働社區、豐富多元的人際關係互動→可供住民大家一起交流互動、共同學習、扶持支援彼此生活
  營造一個「共生、共存、共融」的多元文化社會,促進高齡者的獨立自主和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從預防醫學的觀點達到健康老化、積極老化、活躍老化(active aging)的目的。
3.形成混齡社區生活簇群(cluster):共生‧協働‧互助‧融合社區
  多種多樣豐富多元的跨越不同年齡層的世代交流情誼
  各住戶的配置方式:考量各住戶的配置形成一社區共同生活簇群、自然誘導並促進人與人、住戶與住戶間的交流互動
4.生態綠色環保:通風採光、節能省碳、融合於大自然
  尊天敬地‧愛環境→環境的永續、生態‧健康‧環保

三、讓我們一起尋找探索新形態住宅的可能性

    提供不同形態及構想的參考案例
3.1 台灣本土案例
(1)921地震後老人共同生活住宅案例--南投埔里菩提長青村
    住宅硬體設備: 1999年921震災後、獨居老人弱勢、土地面積0.92公頃、共用空間(共同廚房‧餐廳、佛堂、教堂、圖書室、卡拉OK聯誼室、陶藝教室、菜圃等)、76個住戶、暨南大學以「現況承租」方式租用
    營運及產業機制:完全免費、由村長夫婦籌措財源、各界捐款、園藝盆栽義賣等來支付。原則發展成「微型福利產業」(有機菜園、陶藝品、感恩咖啡‧團餐、外燴自助餐、尋寶屋、手工藝品夜市愛心義賣等),讓社區老人投入終身學習及休閒創意產業所得產值,繼續投入長青村的運作,達到自給自足的老人經濟循環模式。
(2)南投鹿谷「清水溝」老人共同食堂
    住宅硬體設備: 1999年921震災後、送餐給獨居老人,每人每月只收取一千元、借用「坪仔頂天主堂」教堂部份空間。
    營運及產業機制: 由「清水溝重建工作站」設立茶葉產銷公司「問茶館」,摸索獨創的「社區型自力照顧系統」,透過精選茶葉的包裝與銷售靠著「問茶館」的盈餘,來支撐「老人食堂」替老人送餐的公益事業,而不再領取政府補助。

3.2 日本案例--共同交流住宅理念
「共同交流住宅」或稱「敦睦住宅」(Collective Housing)是一種1970年代發源自北歐的創新的居住形態,各住戶除了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之外(廚房、廁所、浴室等),需具備生活起居室或廚房等可以共同使用的空間。複數個家庭集合居住在一起共同飲食用餐,並分擔育兒、家務,邊尊重並保持各自的隱私權,邊落實彼此相互扶持的居住型態。居住者同伴因堅持有共同的價值觀,藉由將部份的居住空間和生活協同化,來保持彼此之間適度的距離感以維持豐富的交流互動(Communication)和實現舒適的社區Community)。是一種將硬體住宅空間和軟體照顧扶持套裝設計在一起的居住型態。
西元1995年阪神地震後,日本在神戶震災住宅復興計畫中,從避難者間的相互扶持的關係中,重新認知人與人交流互動的重要性,而發展出高齡者共同交流住宅的原型(ふれあい住宅)。附近鄰居間彼此常碰面和親切交流,必要時彼此間合作幫忙,同時也重視個人的價值觀、私密性,尊重彼此生活的自由。
 (1)日本阪神地震後老人共同生活住宅案例--日本兵庫縣神戶真野共生住宅
    住宅硬體設備: 1998年阪神地震後、混合多世代共居、1F~3F獨棟、193 m2共用空間(餐廳‧廚房、談話交誼室、和室、多用途空間、共用廁所等)、29戶(21戶高齡者住戶面積35~45 m2、8戶一般住戶面積45~55 m2)、2F~3F各住戶陽台連貫沒有隔開發揮傳統巷弄交流功能
    管理營運機制:神戶市公營住宅、每月舉辦兩次高齡者共同飲食餐會、
(2)日本第一個多種家庭共同交流住宅--東日慕里「神々(かんかん)森」 (Collective Housing Kankanmori)
    住宅硬體設備:2004年、混合多世代共居(0-81歲)、12F複合居住大樓(1F幼稚園‧內科診所、高樓層銀髮住宅)的2F‧3F、166 m2共用空間(餐廳、廚房、共同起居室、圖書區、工作室、家事‧洗衣區、客房、屋頂花園、菜園、倉庫等)、28個住戶(24~62 m2 )、一般民間租賃住宅
    管理營運機制:共同住宅株式會社負責營運、每週舉辦三次共同飲食餐會、18個自主營運和自主管理的社團

四、結語

    老年期生活的三大課題,被認為是「疾病、貧窮、孤獨」等,尤其是怎樣來守護老年人避免「孤獨」這一個課題,是現在仍無法突破解決的問題。
    台灣社會今後也將面臨高齡者夫婦、單身高齡者、未婚女性或單親家庭等人口急速增加的現況,如何整合這些多樣化家庭和多元立場的居住者,融合於社區的社會、文化和生產活動中,提供高附加價值的交流互動。特別是在高齡化社會中,支持高齡者的獨立自主生活是一個重要的社會課題,故超越傳統的血緣框架,與非血緣關係的人共同生活,創造更豐富多元的人際關係交流互動,謀求彼此「扶助‧共生」的居住環境,「共同交流住宅」可能是回應此多樣化需求的潛在解決方案之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