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學習在他鄉!「2012大地藝術祭」的參與


黃瑞茂 

 前言 


一個一年有五個月下雪的地方,居民如何生活?小孩要不要上課,居民如何出門?這幾天在地生活中一直去問這樣的現實。沿著主要道路開車一段才有三家超商或是藥妝店等等。看著一般人所住的家屋,門口或是窗戶的部分均加上木條作為阻擋積雪所造成的壓力。在演化的過程中,新建的房子以清水模水泥造作為一樓的構築,
二樓以上使用延續傳統風格的木構建築,一種具有地域風貌的人造環境分佈在「里山」的景觀特質裡。

「穴山村」位在臺地上,三面臨著山坡,四面由高大的柏樹所環繞。順著像「髮夾彎」般的的路徑進入到這個完全被包覆的村莊經驗,一共只有約十三戶人家的集落。這是今年達達藝術與差事劇團所提出《遶・境-祈福之旅》計畫的座落基地與工作的社區。
「里山」一直是「大地藝術祭」的創作主題。有機會從高處往下望,就可以深深感受到「里山」的力量,「里山」不是專業概念名詞,而是地方生活所分享的環境價值觀,用以描寫當地的特殊景觀下的生活方式與環境營造的對象。 「大地藝術祭」初創於信濃川河谷地域發展的困境,山與谷所構成的「里山」提供一個基本面,作為藝術設置的主題與背景,所以一些「介入式」的概念與作品,被環境景觀特質所吸收。站在這些作品的基地上,可以深深感受到背景的力量往往超越了個別的藝術作品的環境張力。除了這些一個個分散在地景空間中的藝術作品外,最能呈現地域精神的作品還是前幾屆所留下來的「廢棄」的教室與民宅。置身於作品中,空間體驗召喚了地域處境下空間的另一個可能。 顯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溝通與理解,居民接受這樣的表達方式,而成為藝術祭活動中空間的管理員。因此這些經驗逐漸拼貼在生活世界中,在下次活動來臨前的三個年頭的時間,他們需要去自主維護,等待下一個三年的到來。透過這些的空間轉變,事件的參與提供居民新的想像,有機會轉變既有的生活方式。

 《遶・境-祈福之旅》達達的計畫 


「宙八」是穴山集落的小孩,終日在田野間奔跑。三年前達達第一次來做時,還是剛上小學的小孩。這一次去已經念四年級了,下次去就是國中了。在上一次藝術祭之後,達達團隊橋接了台灣的社區到訪,建立姊妹村的關係。在這樣的時空距離中,達達的創作者努力的去編織這樣的人與人的座標關係,於是這一趟趟藝術之旅不再是藝術概念的終點,而是過程中,關注於社區本體經驗而不只是物質化的作品。基於信任感,透過參與津南街上的嘉年華活動,改變了穴山集落與津南街的來往關係,這並非藝術行動的意圖。穴山集落的居民參與過這次遊行之後,將接著接受差事劇團的訓練,在八九月將參與「大地藝術祭」與在地城鎮所舉辦的慶典活動。
這一屆達達與差事團隊提出《遶・境-祈福之旅》計畫,在整個大地藝術祭中歸類為「活動」取向的事件(慶典活動)。慶典的特質在於「時、空與人間」的交集,關於作品所在基地的特殊性 site-specifitic,主要是時間的作用,作品除了是一個意念的呈現,同時有是一種參與與學習,透過作品形成與建構的過程去再現所在基地的故事。於是作品的「敘事性」是在這樣的過程中被建構起來,基地上的種種改變,對於居民是真實的認知,需要放在地域的社會網絡來檢討,需要時間來達成。

參與祭典的主要布偶是「大地之母」,帶著淡水與貢寮國小學生所製作上百個與居民所完成的祈福娃娃,一起編織在竹編骨架上。同時「四季日夜神」布偶,展開巨大的衣袖,帶來生活景觀的改變,時花與色澤作為變幻的大地背景,從年曆的一日晨昏,遊行中的人們將在大布偶所將帶來訊息下展開生活的種種面貌。這個對於一年有五個月下雪的地域來說,是關鍵性的經驗。透過日本朋友協助縫製的時花,顯見地域的差異。聽聽他們的想法,尾池女士的感想:「寄來的花的圖案簡化,分給每一個人,很有趣。因為帶回家做,今天才看到別人。每一個都有特色」、「提供的是台灣的時花,與日本的時花種類有許多不同,我從中得到一些學習。」

若井早百合女士帶著小朋友來參加,「縫這些小花時,小朋友很高興的參與!今天看到別人的布,很多樣,很好看」、、「經過祖母的同意,我是用以前祖母穿和服的布料剪下來作,很漂亮」,有感覺到祖母的時代感,現在的和服比較華麗!」 最後,居民提到「想不到可以參加藝術季,以前都只能夠在旁邊看看,這一次真的可以參與!」,另一位居民說「參加這一次的活動,我現在是藝術家了!」大家在合照中結束了一場社區參與之旅!

在「台灣鑼」的前導下,參與津南祭典「夏日浴衣節」初步亮相,在「四季日夜神像」作為背景下,穴山集落的居民使力的搖晃「大地之母」的神座,一起繞境。整個作品的敘事開展於作品的生產過程,這是一個地點營造計劃,在節慶之後,神像回到集落中,經過協商居民同意設置在前一屆的作品的同一個基地,在一排成林的櫻花樹下,從編織一個「大地之母」的進駐基地開始。地點「逐漸地形成forming」,空間與空間操作的機制一起完成,居民被邀請參與到一個跨文化的節慶設計的表現經驗中,達達團隊在活動之後也將離開,居民需要從強化這一塊社區公共空間的生活連結。過程中所推動的基地改變容易維護,而集落與市街的新關係如何再發展,將回餽於「大地藝術祭」的認知與成就。這個看起來並非是活動的預期效果,正說明一個這麼大的藝術節要如何容納一些非預期,但是對於地域社會改造俱有意義的行動成果。 

「竹圍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以大地(或是環境)為名」的環境藝術設置與行動也成為台灣相關藝術與社會討論的重要案例。在淡水竹圍剛剛舉辦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與展覽的經驗。基於長時間的在地生活經驗,看到竹圍地區快速的都市轉變,因此環境藝術行動不以作品設置為主,而以「啟動」的行動在竹圍場域中去探尋合作的可能與機制,於是在以「早餐會」為主軸而展開的一個個環境藝術行動。

相對於日本鄉村城鎮發展的產業結構性瓶頸,竹圍聚落所面對的議題是「都會區環境轉變過程中,基於地域環境的居住意識如何形成?」從個體到社會之間的生活方式的選擇。整個行動的意圖框架為,「低碳流域」作為都市新的維生基盤的思考起點,是為「經」,密集發展的竹圍轉變成為「都市村落」所浮現的新的低炭消費生活地景模式是為「緯」。提供諸多實驗性的低碳行動的展開,編織竹圍生活地景!

 這是一個在都會區環境中重建「村落感」的行動,這些分散在社區角落的藝術行動,在與不同的社區群體的互動中,建構的一個新的社區生活圖像。社區參與者所重溫的是身體的而不是智識上的體驗,當人們從陌生單調的都市回來,竹圍市街將成為像村落一樣的生活場景,提供一個接納定居的空間。

「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的概念下,2011年開始,順著節氣的步調,環境藝術行動每月最後一個週末,在竹圍樹梅坑溪周邊不同地點進行早餐會,為期一年。「早餐會」中除了有各藝術子計劃的進度分享外,也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或是住在溪邊的居民一起來交流。「早餐會」是一個核心的平台作用,透過一次次的活動。同時環繞地展開不同的計畫,還包括四個子計畫分散在不同時空中的行動,包括:「都市村落:流動博物館計畫」(社區手工達人)、「在地綠生活:與植物有染」(竹圍國中)、「我校門前有小溪」(竹圍國小)、「社區劇場」(社區居民與竹圍國小自強分校)。等等各具不同問題意識的藝術行動將細緻的拼貼到既有的社區生活地圖的內容與節點上。

如策展人吳瑪悧教授所預期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從恢復河溪的生活經驗開始,透過早餐會的宣染,希望可以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在地工作的平台。新北市政府已經選定樹梅坑溪作為推動「河域治理」的示範計劃,轉變過去以工程取向的治水模式。於是順著河溪前往的行動,不只是河溪體驗之旅,也是認識、經營管理、治理模式或是新的生活路徑的重構旅程。

 小結 


越後妻有這個以信濃穿河谷地為主幹的「鄉」街區,孕育了「大地藝術祭」中以「里山」作為環境議題的背景。也可以說就是日本環境概念中所稱之為「原風景」作用。在大環境的改變下,地域產業的轉變已經快速的改變經濟條件與社會組成,已經十五年的「大地藝術祭」能否轉變這樣的頹勢,需要加以檢驗。相較之下,台灣的「環境藝術」的實踐,則是一種「療癒」,面對過去的環境轉變,如何以更為積極的意圖,面對社會,藝術行動成為一種生活中的抵抗力量可能的表現形式。 這一趟學習之旅,一方面在不同專業的協助下,創作團隊理解對於穴山集落的種種認識越發的重要,許多的文化經驗超越了與主辦單位在過程中的協商。創作團隊的開放意圖與集落居民的積極參與開始改變的原本所預期的一個藝術行動。這次的作品充滿了訊息,穴山集落已經成為一個「異地教室」,將提供創作者達成自我操演的開展基地。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