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池上米」遠近馳名,萬安社區即是主要的產地。因為地形的關係,萬安社區的農業發展相較西岸自有不同的面貌,來自中央山脈豐沛的水源以及山脈區間平緩而優沃的沖積平臺,加上谷地的節氣變化所呈現的農相遞變,都賦予它可觀的地景資源。
池上萬安社區從88年度起開始推動農村社區營造工作,透過計劃補助進行農村環境的改造工作。「文化參訪、產業升級」是整個計畫的主要目標,結合社區居民力量,
以米食文化、生態、特色地景作為地區資源,配合由社區居民經營維護的「小型博物館」與「農村體驗營」,讓參訪者瞭解池上米的生產文化。
「文化參訪」是一種「充滿活生生的生活感」的經驗分享,讓參訪者看到萬安社區居民對土地、自然、生態的尊重態度,從中喚起已然消失的身體記憶。並為減低參訪者對社區生活步調的影響,將以保持社區生活樣態、自然景觀為主要概念,藉由地域景觀美質作為背景的景觀營造手法與行動,進行空間改造以及對於農村地點經營的日常維護工作﹔並且經由與在地農村的節慶韻律相結合,來推動池上萬安社區產業升級的長遠工作。
由於萬安地處寬闊谷地,走在田間步道除了視野無障礙的美景外,四季稻作的景觀變化,完全能帶領人重溫舊日莊稼情境,回溯兒時嬉戲田園的記憶,再一次親近溫厚的土地。「田埂步道」的體驗是為「米食文化參訪路徑」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過程,將田埂步道用自然工法加以改善。「米食步道田埂復育計劃」建構聚落空間的生活經驗步道系統,重拾原有四時農作的生活空間特質以及聚落間生命共同體的獨特風貌,以連接脫落的生活經驗與記憶。
觀光成為新興產業,除了地景景觀外,一個人文旅遊景點應該是能傳達生活經驗及歷史文化的,而文化參訪路徑與地點串聯的建立,若經良好規劃及設計,將提昇旅遊深度 ; 此次藉由萬安稻作產業空間之「地點力量」特色的發現及設計,希望重建農村生活經驗並以公共空間之營造來帶動地區風貌的重塑與呈現,再經「自導式文化參訪」系統的建立,由現地空間的整理與路徑的串聯提供參訪者可以自在進行在地的文化之旅。
0 意見:
張貼留言